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

玄妙關第五十三問

【轉載】
問:
  師尊歸空之後,如何處理功德費?

答:
  師尊歸空之後,道場上的紛紛擾擾,常常因為爭執功德費如何使用而起。

  系爭雙方,也常常因為不知道功德費究竟屬誰所有,而在言語上有所衝突,甚而因此導致道場的分裂。

  師尊歸空之後,新求道人所繳交的功德費,仍然是以師尊的名義收取;師尊僅管不在人世,但是這筆功德費,仍然是屬於師尊所有;換句話說,點傳師既然是替老師點傳道法,也可以替師尊收取功德費,但是點傳師並不是功德費的所有權人。點傳師也必須負起責任向道親說明,功德費是師尊的功德費,不是點傳師的功德費,也不是道親的功德費。

  確定功德費所有權的歸屬問題之後,纔能再談處分功德費的問題。

  點傳師如何代替師尊處分功德費,並非漫無標準。

  既然有收取,便有支出;如何支出?就要尊重當事人師尊他身前的原則。

  點傳師只要遵照師尊身前處分功德費的原則,作必要的支出,就是尊重師尊。

  也有點傳師堅決主張:功德費應該等師尊重新出世時再繳交老師。

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的開荒前人吳信學點傳師,他一生堅決主張不可使用功德費,必須等師尊出世時再繳交。

  師尊如果重新出世,即使名字也叫做張光璧,這位張光璧也無權主張這筆功德費屬他所有,因為此張光璧,已非彼張光璧矣;收取功德費的是1930年,民國十九年,歲次庚午,領天命開始三曹齊渡的這一位張光璧,而且僅此一位而已!

  由於吳信學點傳師一生堅決主張不可使用功德費,遂成了道場分裂的因素,即使吳信學點傳師歸空已達三十多年之久,他的後學仍然有人繼續支持他的主張。

  尾生抱橋而死,信固信矣!頑固不知變通也。

  是不是要等到天崩地裂,海枯石爛,纔願意尊重師尊的原則使用功德費?

  支持師尊的立場,抑或支持吳信學點傳師個人的主張,孰重?孰輕?孰賢?孰愚?

《待續...》


《玄妙關》李學忠 林秀英 李靈嘉 李朕嘉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