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

玄妙關第四十問

【轉載】
問:
  道場上尊稱黃祖德輝為九祖,天然師尊為十八代祖,師尊之後,有沒有第十九代祖?

答:
  依照一般人的算術序數概念,九祖之後,有十祖;十祖之後,有十一祖;所以,十八祖之後,有十九祖;甚至於,十九祖之後,也有二十祖;往後的數字,以此類推。

  這種簡單的序數推理,似乎言之成理,理所當然。

  但是,修道不是要會簡單的序數推理而已,還要體會更深一層的意義!

  如果懂得序數的推理,會算一,二,三,四,五,六,七,八,九,十。

  也會算十一,十二,十三,十四,十五,十六,十七,十八,十九,二十。

  這就叫做修道,未免把三曹齊渡的末後大事看得太過於輕率,太過於簡單。

  為什麼會產生祖師序列的代號?必須探討最初使用者的原始動機。

  如果最初使用者設立祖師代號的目的,僅有紀念性的意義,並無序數性排隊的用意,這種簡單的數字推理,就會變成陷阱,許多人不自覺的陷入數字的途惘而無法自拔。

  何謂紀念性的意義?

  後人不妨先暫時忘記歷代祖師的代號,先行確定一件事實。

  這件事實是:黃祖德輝制定禮本,創設天恩級的代傳人制度之後,一直到弓長天然師尊於1916年領受禮本之時,所有的祖師,不論是十祖,十一祖,十二祖,十三祖,十四祖,十五祖,十六祖,十七祖,以及後來的十八祖等等,甚至是次於祖師的五行十地,例如:聲望極高的林金老,彭水老等等,他們真正的職務,事實上都只是黃祖德輝的代傳人。

  也就是說,從黃祖德輝以來,一直到弓長天然師尊於1916年領受禮本為代傳人時,道場上的組織架構,只有兩個層級而已!一是黃祖德輝,一是黃祖的代傳人。

  既然道場上只有兩個層級,後來為什麼會產生祖師序列的代號?

  後人應該瞭解祖師序列代號,九祖,十祖,十一祖等等的產生背景。

  黃祖德輝生前知不知道他被後人尊稱為第九祖?

  吳祖紫祥生前知不知道他被後人尊稱為第十祖?

  何祖若(了苦)知不知道他被後人尊稱為第十一祖?

  答案都是:不知道。

  他們生前都不知道他們會被後人尊稱為第九祖,第十祖,第十一祖。

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第九祖,第十祖,第十一祖的說法?

  任何事情的發生,總有一個起源;找出這個起源,就知道問題之所在。

  從後人所集結的文集中得知,祖師序列的代號,最初是由袁祖志謙開始使用的;袁祖為了追溯他所承襲的法脈,是從黃德輝傳到吳紫祥,再從吳紫祥傳到何若,袁祖他本人則是從何若的手中接到禮本。

  在大道無人獨自行的年代,禮本的授受,只是責任的交接,沒有人有稱師作祖的念頭。

  因此,袁祖使用簡單易記的代號,只是方便追溯傳承而已!袁祖他本人並無稱師作祖的念頭,袁祖他本人也未說他就是第十二祖。

《待續...》


《玄妙關》李學忠 林秀英 李靈嘉 李朕嘉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